按照《吉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吉政令261号)、《吉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管理办法(试行)》(吉公通字〔2021〕20号),根据公安工作需要,长春市公安局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勤务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勤务辅警)、文职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文职辅警)共计470人,公告如下:
一、招聘人员身份性质
招聘的勤务辅警、文职辅警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是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转和警务活动提供警务辅助支持。
二、招聘基本资格条件【人工查询你是否符合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
(三)具有吉林省常住户口;
(四)年龄须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25日至2004年10月24日期间出生),其中,报考看护支队勤务辅警岗位年龄放宽至45周岁以下(1976年10月25日至2004年10月24日期间出生);
(五)男性勤务辅警、男性文职辅警须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女性勤务辅警、女性文职辅警须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报考刑警支队勤务辅警岗位、看护支队勤务辅警岗位六、九的学历可放宽至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
(六)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工作能力;
(七)具备履行职责的身心条件以及招聘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1、退役军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先进个人;
2、警察类或政法类院校毕业生;
3、具有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资质或者专门技能的人员;
4、烈士和因公牺牲公安民警的配偶子女;
5、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优先招聘情形;
(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本人或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人参加非法组织、邪教组织或从事其他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
2、本人家庭成员或主要社会关系人正在服刑或正在接受调查的;
3、受过刑事处罚或涉嫌违法犯罪尚未查清的;
4、编造、散布有损国家声誉、反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信息的;
5、因吸毒、嫖娼、赌博受到处罚的;
6、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或收容教育的;
7、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8、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开除军籍或者因违纪违规被辞退解聘的;
9、从事警务辅助工作合同期未满擅自离职的;
10、有较为严重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11、国家和省规定的不适合从事辅警工作的其他情形。
三、回避情形
公安民警和职工的配偶、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除另有规定的以外,原则上不得被招聘到该民警、职工同一部门,或者有直接管理、直接利害关系的岗位工作。
四、招聘岗位数量及岗位资格条件
招聘岗位数量及岗位资格条件等见附件《长春市公安局2022年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岗位与资格条件一览表》。
五、招聘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
通过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长春公安宣传”、吉林人才网公开发布招聘公告。
(二)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点击进入报名答疑入口】
1、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4日9时至2022年10月28日15时;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
3、报名程序:考生登录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http://gaj.changchun.gov.cn/),点击“长春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和报名,报名时按要求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只允许报考一个岗位。报名注册须填写与本人身份证一致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同时填写本人手机号及设置相应密码,身份证号和密码是报考人员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请务必牢记;
4、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间为2022年10月24日9时至2022年10月28日15时。考生应及时关注资格审查结果,经审查未通过的,在报名时间内可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经审查通过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对资格审查结果存在异议的,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核,并及时关注复核结果。
(三)笔试
1、打印准考证: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发布笔试通知,考生应及时关注并登录报考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笔试时间及地点:请报考人员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
2b铅笔、橡皮、黑色碳素笔等物品参加考试;
3、笔试方式及科目:闭卷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计算成绩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笔试成绩: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公布笔试成绩,请关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通知。
(四)资格复审
1、资格复审时间及地点:考生需在体能测评前接受公安机关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及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将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发布;
2、资格复审人员确定: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聘岗位计划1:5比例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如笔试成绩相同一并进入资格复审;
3、资格复审所需材料:资格复审时,由考生本人携带考生报名表、准考证,并按公告和岗位条件要求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户口本原件及户口本首页和户口本本人页复印件各1份、高中或中专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大专及以上学历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登录“学信网”首页点击“学历查询”获取)1份,退役军人需提供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以及其他岗位资格要求报名条件所需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上述所需复印材料,由招聘单位统一存档保管,不再退还。
(五)体能测评
1、体能测评时间及地点:同资格复审时间及地点,考生资格复审合格后,当场进行体能测评;
2、体能测评人选确定:资格复审合格人员确定为体能测评人选;
3、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执行。男子组10米×4往返跑、纵跳摸高、1000米跑;女子组10米×4往返跑、纵跳摸高、800米跑;
4、体能测评合格人数未达到招聘岗位面试人数1:3比例要求的,按同一岗位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递补,递补人数按照面试比例人数空缺数量的3倍确定,递补体能测评只组织一次。递补人员参加体能测评前,需资格复审合格。请有关考生注意关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递补人选资格复审及体能测评公告。
(六)面试
1、面试时间及地点:在长春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发布公告;
2、面试人选确定:通过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评合格后进入面试的人选,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报考岗位拟招聘计划1:3比例确定,不足相应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如笔试成绩相同且同时进入相应比例的,一并进入面试;
3、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按100分计算,计算成绩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面试形式:结构化面试。
一、材料为王
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寻找答案要点,即所有要点均源自给定材料之中,强调材料为王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基本上申论考察的五大题型之中,均与材料有密切联系。归纳概括、贯彻执行、综合分析要点全部源自材料。提出对策的问题源自材料,对策源自材料、生活积累、知识背景等。申发论述立意源自材料;总分论点源自材料;论证素材可以使用材料也可动用知识积累。
二、把握整体原则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所以,在日常备考过程中,学会有意识地梳理逻辑框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平时更多地去接触、梳理各种材料,考试时才能做到临危不惧。
三、要点标记重点突出
个别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阅读材料囫囵吞枣,要点梳理遗漏较多。从庞杂的给定资料中去发现要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概括,提取作答想要的信息。再标记要点时请适当做批注,批注可进行要点字数的删减,提出作答的重点。
答案要点分散在文章中,答案不是现成的。材料中的这些答题点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段落中,不成系统的。所以,重点是对材料文章进行信息的提取、概括、分析和转换,而不是直接抄袭材料。可以总结材料,可以提取材料观点,可以评论材料,但是千万不要"抄"材料!
申论作答是否能够直接摘抄材料主要取决于题目的作答任务和作答要求。因此,大家在作答时应该重点关注审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气躁,要遵循学习规律。来自湖北的农民工在东莞打工十七年,其中在东莞图书馆看书十二年,今年受疫情影响,他被迫返回老家离别之际,让他最为不舍的是那张东莞图书馆的借书证。他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记你”这样真挚的告白,折射出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书籍的情感。因此,我们应当营造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氛围。让“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一种自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一个不断思考,提升认知的过程。无论哪种阅读方式沉潜往复都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过程。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翻山越岭,“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只有不断地思考其中的奥义,才能够顺利抵达山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要坚持思考与阅读相结合,通过动脑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相结合,才能增知识、长见闻,而且有助于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正气。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到的东西要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心中有信,方能远行。血有所悟,而后笃行”,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心系祖国推动大学研究中心成立。50年前邓稼先先生为他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将自己的所学贡献给世界,贡献给祖国。科学探索之心老而弥新,爱国报国之心老而弥坚。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唯有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国家建设的实践中,才可实现科学的价值。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品读书籍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 ,给予你清醒;迷茫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涵养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血脉,提高了国家的文化实力,为国家昌盛做出贡献。
基本公式
公式推导
公式选用的依据
实战演练
例1
某商店10月1日开业后,每天的营业额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已知该月15日这一天的营业额为5000元,问该商店10月份的总营业额为多少元?
a.163100 b.158100 c.155000 d.150000
【中公解析】b。题目中出现每天的营业额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则每天的营业额构成以100为公差等差数列,10月共有31天,即所求为(当n为奇数时)求解,16日的营业额为中项,依题意16日营业额为5000+100=5100元,
选b。
例2
某水产养殖场养殖一种石斑鱼,该鱼种成熟期是三年,其后便可销售。已知该渔场从2010年3月开始投放2000尾鱼苗,之后每年3月比上一年多投放200尾鱼苗,若投放后鱼苗均能成活,且所有成熟的鱼均销售一空,那么该渔场到2017年5月底共有()条石斑鱼。
a.8000 b.8400 c.9600 d.10800
【中公解析】c。根据题意可知,自2010年3月起,每年3月投放的鱼苗数构成了首项为2000、公差为200的等差数列。因鱼种成熟期是三年,且所有成熟的鱼均销售一空,则2017年5月月底,渔场中还剩下2015年3月-2017年3月投放的石斑鱼,这三年投放的鱼苗中2016年投放的尾数为中项。则2016年3月投放的鱼苗数可根据因为2015、2016、2017这三年投放的鱼苗数构成等差数列,求这三年的共投放的鱼苗数,
即到2017年5月底渔场中共有9600条石斑鱼,选c。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求和公式,这个就需要同学们能够根据题干找准求和公式,再结合推导公式求出所需要的项,这样解题才会能减少不必要计算,高效解题,同时希望大家要多加练习,背熟公式,这样在做题时才会更加熟练。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在朴素逻辑题目中,一般材料会给我们3——5条信息,每条信息可能涉及不同维度的元素之间的特点,最后要求我们找出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面对这样的信息,我们便可以观察所给条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由它作为起点来完成“接力赛”的第一棒,不断利用信息间的关联性来进行推导,如此便可以轻松解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经典的例题来感受一下如何在这场知识的赛跑中获胜吧。
例题
在地图上,有一字相逢地排列着的 5 个小国,已知:(1)a 国既不临着 b 国,也不临着 c 国;(2)d 国既不临着 e 国,也不临着 c 国;(3)e 国既不临着 b 国,也不临着 c 国;(4)a 国没有内流河;(5)有内流河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国。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国是:
a.a 国 b.b 国 c.d 国 d.e 国
【中公解析】答案选a。通过对比题干所给的已知信息,我们会发现c国在(1)(2)(3)中一共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那么c国就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高频信息。“接力赛”的第一棒就从c国开始。我们先从c国的排列位置入手,以c国为主视角来看,它不能临着a、d、e国,所以它的地理位置只能在首位或者末尾,并且只能与b国相邻,此时我们的关注点便到了b国上,也就是接力棒传给了b国;再由b国不能临着a、e可知,b国只能临着d国,那么接力棒又传给了d国,接着再以d国的视角来看,它只能挨着a国,加之a国只能临着e国,我们便可以得到完整的排列顺序了。但又因为(4)(5)内流河的限制,故a国不能排在第四位,只能排在第二位了,即正确的顺序只有一种:eadbc。
中公教育上述分享主要是想告诉正在备考小伙伴们,朴素逻辑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找到高频信息后,再利用关联信息,从而在短时间之内快速串联起解题思路、减少做题时的卡壳,有些时候甚至不用将所有的条件都一一对应就能将正确答案挑选出来。当然,想要掌握这种解题技巧还需要大家多练、多做总结,赶快去中公题库里找题目练习吧!
【考点一】代位继承
在《继承法》中关于代位继承的规定,是指小明的爸爸先于小明的爷爷死亡后,小明可以代其父亲继承爷爷的遗产。而《民法典》扩大了代位继承的范围,新增加了一条规定,是指小明的爸爸先于小明的大爷或叔叔、姑姑死亡,小明可以代其父亲继承以上人物的遗产。也就是说侄子也可能继承到叔叔的遗产啦。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考点二】遗产范围
网络上经常有一种说法:以后我留给孩子的只有我的游戏账号了。这句玩笑已经不再只是一句玩笑,《继承法》对于遗产范围的规定是通过例举式的方式给出了具体的遗嘱范围(见法条),而《民法典》采用了概括式的规定,将遗产的范围更具有开放性,限度的保障了合法私有财产被顺利继承。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考点三】遗嘱形式
在《继承法》中规定了五种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民法典》中又增加一种“打印遗嘱”
并且在遗嘱的效力上做出了更改,在《继承法》中规定,任何遗嘱都不能改变公证遗嘱的效力,公证遗嘱效力最高,而在《民法典》中只规定了当立有数份遗嘱时,以最后的为准。也就是说当公证遗嘱与其他遗嘱形式并存的时候,不在以公证遗嘱为主,而是以最后的遗嘱为主。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或称市场取向的经济,是指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知识辨析: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商品经济是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经济生活市场化
2.市场主体多元化
3.企业经营自主化
4.市场体系完善化
5.宏观调控间接化
6.市场经济法治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
知识辨析: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应,属于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做紧密的结合,能够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经济体制。
【试题演练】(单选)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中公答案】d。解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占主导地位,政府应该做好“掌舵者”,因为它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宏观调控间接化,为理解性考查。大家备考时,要注意理解该部分知识,和“两只手的关系”进行知识对比,就能熟练掌握该知识点。
【试题演练】(单选)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 )作用。
a.基础性
b.决定性
c.主导性
d.辅助性
【中公答案】b。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为识记性考查。大家备考时,要注意把考点记忆准确,重点把握知识更新,十四大说“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说“决定”以更新后的为主。